2023-08-27 21:52:20 | 育藤网
一般每个录取批次可以报4-6所大学,每个大学能报6个专业。由于各个省市志愿填报情况不同,所以报考学校专业个数也不统一,具体如下:
以普通类本科批为例:
1、新高考地区(14个省市):
1)福建、江苏:最多可填40个志愿;
2)广东、湖北、湖南:最多可填45个志愿;
以上5个省份都是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1个院校专业组就是1个志愿,每个志愿设置6个专业志愿和一个“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
3)河北、重庆:最多可填96个志愿;
4)辽宁:最多可填112个志愿;
以上3个省市都是以“专业(类)+院校”为单位,1个专业(类)+院校就是1个志愿,没有专业服从调剂选项。
5)上海、海南: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1个院校专业组就是1个志愿,最多可填24个志愿;
6)北京: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1个院校专业组就是1个志愿,最多可填30个志愿;
7)浙江:以一所学校的一个专业(类)作为一个志愿单位,最多可填80个志愿;
8)山东:以“专业(类)+院校”为单位,1个“专业(专业类)+学校”为1个志愿,最多可填96个志愿;
9)天津: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1个院校专业组就是1个志愿,A段最多可填50个志愿,B段最多可填25个志愿。
高考填报志愿的方法:
1、确定志愿填报信息查询渠道
学生们会领取到招生计划专刊、录取资料汇编、招生百问等纸质材料;网络时代,如果习惯于网络查询,各省教育考试院官网、阳光高考网、各高校的官网是可靠的信息来源。江苏省考生利用“江苏招生考试网”查询信息也比较方便,其中首页有一项“大数据中心”,点开后会有专业大数据、高校大数据等信息,十分丰富且有用。各类官网上都可能看到高校招生简章、专业和院校介绍、招生计划等重要的信息。这样的渠道,官方、权威、可信。
2、初选志愿形成细目表
初选志愿,要制作一份细目表。大致操作是这样的:①依据分数排名,圈定可以报考的院校名单。一定要依据排名!分数相对值的参考意义更大,绝对分数每年都是在变化的。②在圈定的高校名单里,分地区(根据距离远近、经济发展水平、心理认可度等进行分类)确定初选地区。③初定院校和专业,至少分三类:冲、稳、保。
3、再选确定拟报院校和专业
针对形成的初选细目表,分类、逐个查询拟报院校和专业,查询院校的招生简章、在本省的招生计划、近三年在本省招生的投档线和分数段、招收专业在本省录取分数的排名,明确院校和专业的招生要求、招生人数,结合自己的体检报告、英语口语等级等,不要误选,造成志愿无效。
根据不同地区和院校的具体规定,高考填报志愿的数量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可以填报12个主干志愿。下面我将详细解释高考填报志愿的数量规定。
主干志愿:主干志愿是指在填报志愿时优先选择的志愿,通常是考生最希望被录取的学校和专业。一般情况下,高考志愿填报系统允许填报12个主干志愿。考生在填报时应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分数情况合理安排这12个志愿的顺序。
辅助志愿(备选志愿):除了主干志愿外,考生还可以填报辅助志愿作为备选志愿。辅助志愿通常是考生在填报主干志愿后填报的,也可以自由选择填报的学校和专业。具体填报辅助志愿的数目则根据当地的政策规定而定,在一些地区可能允许填报1~2个辅助志愿。
调剂志愿:在某些情况下,考生可以在填报主干志愿和辅助志愿之后填报调剂志愿。调剂志愿是指考生愿意接受院校的调剂安排,填报调剂志愿可以增加被录取的机会。但需要注意的是,考生填报调剂志愿时应选择自己还能接受的学校和专业。
需要强调的是,具体填报志愿的数目和填报顺序会因地区和院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可能受到当地高考政策及录取规定的限制。因此,建议考生在填报志愿前要详细了解当地的填报规定,并参考相关招生文件和通知。
在填报志愿时,考生应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分数情况,合理安排主干志愿和辅助志愿的顺序,最大程度地提高被录取的机会。同时,还要注意填报志愿的真实性和合理性,避免出现违规填报和虚假信息的情况。
总结起来,一般情况下,高考志愿填报系统允许填报12个主干志愿,同时也可以根据规定填报相应数目的辅助志愿。但具体的填报数目和填报顺序需根据当地高考政策和院校要求来确定。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
高考能报多少个志愿介绍如下:
每个地区的高考可填报志愿的个数都不同,需要根据当地的政策来决定。对于大部地区来说,高考志愿可以选4至6个学校,然后每一所学校都可以选择6个专业填报,同时还可以选择服从调剂,具体可以报多少个志愿以各省市考试院为准。
高考志愿一般可以填几个 育藤网
新高考可填志愿个数为112、96、80个。传统高考填报志愿一般可以填报四个或六个目标院校。不同省市高考填报志愿数量不同,一般只有四个或六个两种情况,且都为平行志愿,但专业只能按照志愿顺位,最多填报六个。具体以各省市考试院为准。
1、上海
零志愿批次:3个志愿,4个专业
本科普通批:24个志愿,4个专业
专科普通批:8个志愿,6个专业
2022年启动-2022年执行,新高考改革第二批实行省份(四个)
1、山东
第一志愿(一段线以上):96个专业
第二志愿(二段线以上):96个专业
第三志愿(剩余):96个专业
2、天津
本科普通批:80个专业
专科普通批:80个专业
3、北京
本科普通批:30个志愿,6个专业
专科普通批:20个志愿,1个专业
4、海南
本科普通批:24个志愿,6个专业
专科普通批:10个志愿,6个专业
高考志愿怎样填报合适
1、参考往年高校录取的平均分和位次
大学录取分数数据里,我们可以看到录取的最高分、录取的最低分以及平均分。一般来说我们参考平均分就可以了,通过我们成绩与平均分对比,看看你是否有机会被录取,一般来说每年的录取分数是有变动的,但是总的来说变动是不会很大的,我们还可以综合该高校前三年录取平均分数线来作为高考志愿填报重要的参考依据。
2、高考志愿填报最好服从调剂
我们填报平行志愿的投档原则就是“一次投档”,如果你的高考分数达到了你投档的大学的录取分数线,那么这家大学就会提取到你的档案,但是如果你的高考分数线没达到你报考专业的录取分数线,而且不服从调剂的话,就会退档,而且也不会投给其他的平行志愿的高校了,自动退到了下一批次的大学去录取。
以上就是育藤网整理的高考可填报多少个志愿 高考填报志愿有多少个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育藤网。高考一共可以填报多少个志愿 高考报志愿能报6-8个平行志愿,可以报6个学校,每个学校专业可报6个。 高考一共能报G个平行志愿,可以报后个学校,每个学校专业可报6个。平行志愿有三个”一“一个是同一批次,一个是一个投档时间段内,再一个是可以填几个并列的院校志愿。平行志愿的投档原则是志愿并列、位次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 各批次均实行平行院校志愿设置,即每个批次设置了平行院校志愿、征
江苏高考志愿填报时间 江苏高考志愿填报时间如下: 6月28日至7月2日(截止时间为7月2日17:00),填报本科院校专业组志愿,包括普通类本科提前批次志愿,含军事、公安政法、航海、地方专项计划、乡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计划、其他院校等;体育类、艺术类本科提前批次志愿;普通类本科批次志愿。 7月27日至28日(截止时间为7月28日17:00),填报专科批次院
广西高考可以填多少个志愿 广西高考可以填10个志愿。 广西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志愿设置分为单志愿、平行志愿和顺序志愿三种模式。 1、单志愿:设置1个院校志愿,6个专业志愿和1个“是否服从校内专业调剂”选项。 2、平行志愿:设置10个院校志愿,均为第一志愿,每个院校志愿设置6个专业志愿和1个“是否服从校内专业调剂”选项。 其中,区内院校在“是否服从校内专业调剂”选项
高考志愿可以填多少个 高考志愿每一批可以填6个志愿,总共的话可以填20多个志愿的。 高考生可以通过登录招生网站,输入自己的密码,来查看自己的录取情况。 一般情况下,会出现这种几种结果:正在投档、院校在阅、预录取、录取、预退档、自由可投。在这几种结果当中,预录取和录取是最好的结果! 这表明,高考生同学已经被填报的院校顺利考核通过并录取了。如果出现“预退档”或“自由可投”这7个字,那么
高考志愿能报几个大学? 四到六个大学。 高考志愿 平行志愿 一般可以能填4至6个大学,如果你考上的是一本,填完了一本志愿之后,系统会出来二本的 志愿填报 ,你可以继续填,也可以选择不填;如果你考上的是二本,填完了之后也可以继续填三本或者专科。 报考大学注意 最多是六个。平行志愿即在普通类院校各录取批次分别设置一个平行院校志愿和一个征求平行院校志愿。提前录取批次和本科各批
广东高考可以填报多少个志愿 广东高考可以填报多少个志愿如下: 广东高考可以填报最多12个志愿。 1.介绍广东高考填报志愿的背景和规定 广东省高考是中国大陆高考中的一种,是广东省教育考试院组织的全省性高考。在广东高考中,考生需要填报自己的志愿,以确定自己的升学去向。根据广东省教育考试院的规定,考生可以填报最多12个志愿。 2.解释填报志愿的意义和目的 填报志愿是考生确定
高考志愿填报一般填多少个 一般高考志愿每个批次的院校可以填6-8个平行志愿。另外每个学校后面都有六个专业可选,具体情况还是要看各省的志愿设置。 新高考施行后,每个省份可以填报志愿的数量不太一样。具体填报志愿的数量限制可能会因不同省份、不同学校而有所不同,建议考生在填报志愿前查看当地招生政策和规定。 如果填报的第一志愿无法被录取,学校会根据考生所填报的其他志愿进行录取,直至全部志愿用完
2023年高考志愿可以报几个 2023年高考志愿可以报4到6个。 1、高考志愿填写。 高考一共能报6个平行志愿,可以报6个学校,每个学校专业可报6个。平行志愿有三个一,一个是同一批次,一个是一个投档时间段内,再一个是可以填几个并列的院校志愿。平行志愿的投档原则是志愿并列、位次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 2、2023填报志愿的方法。 无论是院校还是专业,都要有坚持冲一冲、稳
2023-05-17 16:35:54
2023-05-20 15:07:36
2023-05-14 01:49:16
2023-06-11 08:32:42
2023-05-11 17:21:38
2023-08-30 15:2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