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志愿填报 > 正文

高考志愿公式 填报志愿冲稳保的原则及算法

2023-08-29 12:03:30 | 育藤网

今天,育藤网小编为关注志愿填报的同学们准备了高考志愿公式 填报志愿冲稳保的原则及算法,下面一起来看一下吧。

高考志愿公式 填报志愿冲稳保的原则及算法

填报志愿冲稳保的原则及算法

填报志愿冲稳保的原则及算法如下:

1、冲一冲。

即考生填报平行志愿的第一志愿时,要挑选一所往年录取分数略高于自身成绩且是自己非常喜欢的院校,凭运气去冲一冲。但这个冲高的分数还是有一定的限度,一般是选择录取分数高于自身成绩0至10分以内的院校,切忌好高骛远,脱离实际随意乱填。

2、稳一稳。

即志愿院校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与自身成绩相当或者略低,该类学校投档几率较大,这样你能上这些院校就比较稳妥。“稳一稳”的范围,一般是选择录取分数与自己成绩相平或低于自己成绩15分左右的院校,以确保有更大的几率上这类院校。

稳一稳这部分的志愿,可以说是现实与理想的结合体。既能满足考生对于理想院校的小愿望,也能切合现实情况。但在考生心里,可能这类院校的选择是最难挑选的,因为一旦填报考生被录取概率很大,他们就要考虑是否心怡的专业能被录取上。

3、保一保。

即最后填报的志愿院校,考生可选择保底院校,确保自己档案不会因无法投出而成为死档,影响录取。“保一保”院校的填报志愿范围,一般是选择录取分数低于自己成绩15至30分左右的院校,保证自己能上大学。

高考志愿填报位次换算公式为:

1、新高考位次、选物理人数=旧高考理科位次、理科人数。

2、新高考位次、选历史人数=旧高考文科位次、文科人数。

新高考位次:选物理或选历史的全省位次,会跟随高考成绩一起公布。选物理(历史)人数。新高考选物理(历史)的总人数,可以在一分一段表上可以直接查到。

高考志愿公式 填报志愿冲稳保的原则及算法

高考志愿填报有技巧 "双分差法"筛选目标高校

面对着公布出来的密密麻麻的录取数据,谁都会有“老虎吃天,无从下口”的感觉。填好了,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填不好,即便超常发挥,也很有可能“辛辛苦苦十几年,一夜回到解放前”。那么如何填报高考(Q吧)志愿,如何根据自己的考分选择一所与自己考分相匹配的大学,既保证被录取又不浪费分数呢?本章从认识招生录取的体制、程序和录取的各种数据入手,通过对录取分数的形成、影响录取分数的因素分析、使用历年录取分数的原则,分析介绍根据“双分差”筛选目标高校的办法。

作者经过对多年来庞杂的高考录取信息进行分析发现:虽然各高校各年度的录取分数发生较大变化,但每一所高校每一年超过批次控制分数线的分数却比较稳定,一般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位置,即使波动也是有其规律性的,利用简单的四则运算就可以大致预测出高校当年的录取分数,从而使填报的高校与自己的高考分数相对应,既保证被录取又不浪费分数。

“双分差法”是什么?

在了解什么是“双分差”法的概念之前,我们首先了解一些概念:

“最低分差”:是各院校录取最低分与同批次录取控制线的差值,因此也叫“线上分差”,是当年考生被录取的最低分数要求。例如,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在辽宁省录取最低分是582分,当年辽宁省的重点控制线是530分,则北京语言大学当年在辽宁省的录取“最低分差”是582-530=52分。

“平均分差”:是各院校录取考生的平均分数与同批次录取控制线的分差,因此也叫“线上均差”。反映的是院校平均录取成绩高出同批次控制分数线的总水平。例如,北京大学2005年在辽宁省录取考生的平均分数是648分,当年辽宁省的重点控制线是530分,则北京大学2005年在辽宁省的录取“平均分差”是648-530=118分。

简单地说,“双分差”法就是以省控线为基准,以多年(至少三年)“平均分差”的均值为参照分数,定量测算目标学校当年的录取分数,然后再根据高校多年(至少三年)“最低分差”的变化趋势进行定性判断,从而修正预测分数、筛选高校的方法。

如何利用“平均分差”均值测算高校录取分数?

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表述“平均分差”和高校录取平均分之间的关系:

Y=C+ΣXn/n (n≥3)

Y:高校录取平均分,X:平均分差,C:省控线。

下面我们就通过实例来解释公式的使用方法。

以下是西安交通大学2003~2006年在湖南省的录取信息(理科):

可以看出,测算分数与实际分数只差一分。当然这样的精确率属于“小概率事件”,常见的情况是误差达到10分左右,比如下面的两个例子。

湘潭大学在吉林省的录取信息(文科)

在这里,实际分数与预测分数的误差是5分,属于正常范围内,也就是说,按照预测分数填报该校,就有七成以上的把握被录取。

如果碰到特殊情况,误差还会大一些,但是大多属于正误差,比如下面的例子。

北京外国语大学近几年在浙江省的录取信息(理科)

在这个例子当中,误差达到了42分,确实有点离谱了。原因我们在后面说到“最低分差”的时候会详细解释。

慎用“平均分差法”

在上面的几个例子当中,我们看到,单纯按照“平均分差”均值来测算高校录取分数,精确率确实无法保证。作者曾经对辽宁省的55所院校进行抽样统计,发现测算分与实际录取分相等的高校是1所,测算分超过高校实际录取分10分以内的有10所,超过实际录取分10~20分的有24所院校,超过30分以上的有17所。也就是说,按照“平均分差”均值来填报志愿,虽然胜算较大,但浪费了一定的分数,所以“性价比”不是的。这时就需要用“最低分差”对高校历年录取分数的走势进行分析,修正“平均分差”得出的预测分数。

录取分数的走势可分为上升型、下降型、平稳型和跳跃型四种,下面我们就来逐个分析。

1.上升型走势。比如,哈尔滨工业大学2003~2006年在辽宁省(理工)录取的“最低分差”分别是48、54、59、80,上升趋势明显,如图1。

对这类院校进行预测时要做好两手准备:如果是招生宣传或改名等因素引起的分数偏高,特别是录取分数在连续几年升高情况下,录取分数多半会下降,套用经济学的话来说,“虚假繁荣是不能长久维持的”;如果是因为院校实力强劲,考生报考踊跃引起分数居高不下的,那么在填报时就得悠着点,那是真老虎,不是纸老虎,考虑在预测分数上加些保底分吧。事实上,2007年该校理科录取分数为600分,超过一本线81分,继续保持上升势头。

2.下降型走势。比如,山东大学近年在辽宁省的理工类录取“最低分差”分别是57、40、22、0,属于下降趋势,如图2。

对于录取分出现下降趋势的院校,我们得看清这些院校分数下降的原因,是高校实力下降了,还是因为以前年度“虚火太盛”造成的。如果是后一种情况,那么预测当年录取分数时,就得顾及分数的回升,而且预测的“分差”还要超过年份的。大量的数据表明,这类高校下一年度的录取分数出现强劲反弹的概率很大。2007年山东大学理科录取分数达到590分,超过一本线71分,出现强劲的反弹趋势,是历年来录取分数的一年。

3.平稳型走势。比如,2003~2006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在辽宁省的理科录取“线上分差”分别为55、47、54、50,就属于“平稳型”走势。如图3。

对这类平稳走势的院校,我们完全可以参照“平均分”进行挑选。比如,按照我们介绍的预测方法,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理科)的录取分数应为:519+52=571。事实上该校2007年理科的最低录取分数为570分,低于我们的预测分数。

对于平稳型走势的学校,有一种特殊情况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就是历年“压线”录取的学校。这类学校之所以历年“压线”录取,是因为这类学校或地处偏远地区,或是农、林、矿等类型的学校,竞争力一般。但是这类学校对于那些分数刚刚够线、以升学为先决条件的考生来讲,无疑具有吸引力。考生选择这类学校时,千万要记住“看似安全的地方也许是最危险的地方”。例如,辽宁大学2003~2006年在辽宁二本文史类录取的“最低分差”均为0分,结果2007年该校的文史类“最低分差”竟达23分,如图4。

2007年南阳师范学院辽宁师范大学等院校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

4.跳跃型走势。比如,南京审计学院2003~2007年在辽宁(理工)录取的“最低分差”分别为4、105、15、82、165分,出现较大的“跳越”。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大小年”现象(这里的“小年”是指当年录取的“最低分差”低于“最低分差均值”很多的情况,下同)。可以说这是一块难啃的骨头,比较难“下口”,但也并非完全没有软肋,在这里试举一二,供参考。

其一,出现“大小年”现象的学校大多是“种子选手”。以辽宁省招生为例,从2003年到2007年有北京化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东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多所重点高校出现过“小年”现象。

其二,处于热点地区(北京、上海、南京、武汉等)的热点高校,由于招生人数少,容易出现“大小年”现象。比如,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北京物资学院上海海事大学、南京审计学院等,“大小年”现象非常明显。

其三,最顶尖的大学一般不会出现“大小年”现象。比如说清华和北大,每年不知道有多少考生削尖了脑袋往里面挤,甚至还有不少人发下“非清华不上”“非北大不读”的誓言,怎么能指望这些“巨无霸”阴沟里翻船呢?

其四,本省的高校一般不会“暴出冷门”。原因很简单,招生数量大,生源也稳定。

其五,“大年”无规律可循。头一年出现“大年”的高校并不意味着第二年就一定出现“小年”。“大年”可能出现1次,也可能连续出现多次。

其六,“小年”只会出现1次,不会连续两年出现。

其实说穿了,对“大小年”现象进行预测就是有点类似于风险投资:看准了,有可能低分高录,“大发一笔”;万一不小心看走眼,那就很有可能高分落榜,欲哭无泪。就以我们前面提到的北京外国语大学为例,2006年该校的实际录取平均分与预测分数的误差达到了42分,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该校2003、2004、2005三年在浙江省录取的“最低分差”持续飚升,分别为4、37、82分,由于录取分数连年走高,很多考生和家长就不敢报考,结果该校2006年的录取分数(理)为574分,只在一本线上录取,如图8。

相反的情况是,重庆大学2003、2004、2005年在浙江省理工类录取的“线上分差”分别为20、7、0分,很多人看到该校近几年的录取分数持续低迷,就纷纷报考,结果2006年该校录取分数出现强劲反弹,“线上分差”达到32分,远远超过了近几年的录取水平,如图9。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看到,一所学校录取分数的走势其实背后反映的是考生填报的心理因素,这些因素不仅仅受以往年度录取分数的影响,也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我们在预测各院校当年的录取分数时,要掌握充分的信息,综合各种因素进行分析。

小提示

“双分差法”是建立在对自身成绩的估计和对省控线的预测这个基础上的,由于考生不可能地对以上两个数据预测准确,因此在实际使用中,考生必须要留有余地,一方面在分数上要留有余地,另一方面在专业的具体选择上,也要冷热搭配,既要敢于报热门专业,也要填报非热门专业,甚至要服从专业调剂,这样才能提高录取的几率。

高考志愿公式 填报志愿冲稳保的原则及算法

高考志愿填报到底是线差法好还是位次法好

位次法比较好,根据以往的经验来说,线差法仅仅适合于分数接近批次线的考生。

个人成绩超过相应批次控制线的分数,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考生线差”,其计算公式是:考生线差=考生成绩--批次录取控制线。

院校投档线超过了相应批次控制线的分数,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院校线差”,其计算公式是:院校线差=院校投档线—批次录取控制线。

扩展资料:

由于每年考生分数状况不同,利用线差锁定目标院校不一定准确,只能作为一个参考。

有些考生喜欢在填报志愿时多比较几年的线差,然后采用平均值的方法,以此为自己提供更为准确的择校依据,这样相对来说更为科学,但也可能导致较大的偏差。

新招专业不存在往年录取分数,需要根据综合情况预测录取位次,并折算成等位分。 育藤网

以上就是育藤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高考志愿公式 填报志愿冲稳保的原则及算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了解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育藤网。
与“高考志愿公式 填报志愿冲稳保的原则及算法”相关推荐
高考报志愿冲稳保策略:平行志愿先报稳的还是冲的?
高考报志愿冲稳保策略:平行志愿先报稳的还是冲的?

在全国各省,志愿投档一般会遵循平行志愿的方式,而在这种模式下,同学们大都会按照冲稳保的梯度填报。那么如何设置冲稳保梯度?高考冲稳保与位次怎么安排?平行志愿先保稳的还是高的?平行志愿填报先后顺序有关系吗?本期,小编将就以上问题一一解答,供参考。 一.高考报志愿冲稳保策略 受高考模式的影响,各省的志愿数量是不同的,但无论填报的数量是多少,采用冲稳保策略合理设置院校填报梯度是一个通用的策略。但在设

2023-06-17 15:24:38
江苏高考志愿如何填报冲,稳,保
江苏高考志愿如何填报冲,稳,保

江苏省高考志愿录取规则 江苏省高考志愿录取规则 江苏高考志愿录取顺序规则如下: 1、分数优先。 2、遵循志愿。 3、一次投档。 资料扩展: 平行志愿是指高考志愿的一种新的投档录取模式,即一个志愿中包含若干所平行的院校。是指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可在指定的批次同时填报若干个平行院校志愿。 录取时,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对同一科类

2023-08-25 01:06:51
高考志愿冲一冲稳一稳 高考第一志愿是冲还是稳 冲稳保是什么意思
高考志愿冲一冲稳一稳 高考第一志愿是冲还是稳 冲稳保是什么意思

专科志愿填报如何冲稳保? 专科志愿填报怎么冲稳保?梯度间差多少分合适?有哪些技巧?下面为大家一一解答,希望对大家有用。 专科如何做好冲稳保 “冲一冲”可用在本专科批次平行志愿,不能用在提前批志愿。本科提前批常规志愿只设1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另设3个参考院校专业组志愿。这样的设置,常规志愿实行梯度投档,先录取第一志愿后,没录满的才进行参考志愿的投档和录取。这样的设置,第一志愿重要,第一志

2023-08-30 22:39:18
2023高考志愿填报冲稳保比例:冲稳保设多少学校和位次合适?
2023高考志愿填报冲稳保比例:冲稳保设多少学校和位次合适?

高考志愿填报,把握好冲稳保垫之间的梯度关系,可以提高投档命中率和性价比,也可以降低填报志愿的风险,那么高考志愿填报冲稳保比例是多少呢?冲稳保垫之间多少位次合适?本期老师将为大家一一解答。 一、高考志愿填报冲稳保比例 俗话说“考得好不如报得好”,七分考三分报,高考志愿填报在录取中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地位,众所周知高考志愿填报讲究的是冲稳保垫,那这四个梯度之间应该保持怎样的比例最好呢?以下为大家推荐

2023-06-17 15:24:49
高考e志愿 高考志愿冲稳保顺序
高考e志愿 高考志愿冲稳保顺序

近年上海高考志愿到底可以填多少学校专业,按什么录取。具体一点告诉我。 正常的现在平行志愿是5个学校吧 每个学校是6个专业。 填好平行志愿,必须做好各志愿间的搭配。 A志愿——“冲一冲” B志愿——“求稳:稳定有把握” C志愿——“求稳:稳定有把握” D志愿——“保底” E志愿——“保底” A志愿“冲”,指如果考试发挥得好,有一定希望被录取的学校。是否选择“冲”,取决于两方面因

2023-08-26 02:14:27
高考志愿原则 高考志愿填报原则是什么?
高考志愿原则 高考志愿填报原则是什么?

高考志愿填报原则是什么? 高考志愿是平行志愿。 高考志愿录取规则是平行志愿,指考生所选A、B、C、D等志愿,他们之间是平行关系。将达到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的考生,按考生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的顺抄序,由计算机对每个考生所填报的平行院校志愿,依次检索。 一般来说,平行志愿填报按照“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原则。 1、冲一冲:把有希望够得着的理想学校作为AB志愿。 2、稳一稳:把

2023-08-28 12:15:44
高考平行志愿录取原则 2022平行志愿录取规则及填报技巧
高考平行志愿录取原则 2022平行志愿录取规则及填报技巧

2022平行志愿录取规则及填报技巧 录取规则: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次投档、不再补档。技巧:要积极慎重选择专业是否服从调剂;将最想上的院校填报在平行志愿的前列;不宜全部填报高分段院校,也不必全部填报低分段院校。 平行志愿填报技巧: 1、正确参考往年招生高校录取平均分和位次:高校录取统计数据中有最高分、平均分、最低分等数据。这三种数据对考生来说,平均分最有参考价值。参考高校录取

2023-08-29 15:44:31
高考志愿填报冲一冲 高考报志愿冲一冲是什么意思
高考志愿填报冲一冲 高考报志愿冲一冲是什么意思

高考志愿冲一冲的概率大吗 高考志愿冲一冲的概率大吗介绍如下: 不大,只要有一个志愿你的投档分数线进了,位次也满足了,就可以被录取,所以多填些冲刺的志愿是可以的。虽然几率不大,但多填没明显的坏处,当然你的保底一定要有,防止滑档。 冲一冲成功可能性大吗 高考志愿冲击成功可能性大小取决于你要冲击的高校每年的投档线在你所在省市的排名,与你高考成绩的排名的差额。要是相差无几,略微高一

2023-08-26 16:2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