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30 05:48:14 | 育藤网
均为分别填报12个高校志愿,专科设置1个高校志愿、6个专业志愿。
本科设置首次志愿、2次征集志愿和高校服从调剂志愿,高校服从调剂志愿在第二次征集志愿时填报。首次志愿和2次征集志愿均为平行志愿。首次志愿和第一次征集志愿可分别填报12个高校志愿,第二次征集志愿可填报10个高校志愿。
专科填报1次志愿,设置1个高校志愿、6个专业志愿、1个专业服从调剂志愿和高校服从调剂志愿。高校服从调剂志愿设置公安类高校和直招士官生高校2类调剂。填报公安专科志愿的考生可填报公安类高校调剂志愿,填报直招士官生志愿的考生可填报直招士官生高校调剂志愿。
扩展资料:
高考志愿填报的相关要求规定:
1、高校服从调剂志愿设置地方农村专项计划高校、非地方农村专项计划公办高校(公办高校校企合作与服务外包计划包含在内,下同)、其他高校(含民办高校、独立学院、公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等,下同)3类调剂。
2、高职院校专项计划单设投档单位,填报1次志愿,设置6个高校志愿和高校服从调剂志愿,6个高校志愿为平行志愿,每个高校志愿均设置6个专业及1个专业服从调剂志愿。
3、高水平运动员单设志愿,设1个高校志愿,不设专业志愿。考生只能填报取得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公示合格资格的高校,同时取得多个高校资格的只能填报1个高校志愿。 育藤网
参考资料来源: 人民网-山东省2017年高考志愿填报时间安排
高考报志愿一般每个录取批次可以报4-6所大学,每个大学能报6个专业。由于各个省市志愿填报情况不同,所以报考学校专业个数也不统一,具体如下:
以普通类本科批为例:
1、新高考地区(14个省市):
1)福建、江苏:最多可填40个志愿;
2)广东、湖北、湖南:最多可填45个志愿;
以上5个省份都是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1个院校专业组就是1个志愿,每个志愿设置6个专业志愿和一个“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
3)河北、重庆:最多可填96个志愿;
4)辽宁:最多可填112个志愿;
以上3个省市都是以“专业(类)+院校”为单位,1个专业(类)+院校就是1个志愿,没有专业服从调剂选项。
5)上海、海南: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1个院校专业组就是1个志愿,最多可填24个志愿;
6)北京: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1个院校专业组就是1个志愿,最多可填30个志愿;
7)浙江:以一所学校的一个专业(类)作为一个志愿单位,最多可填80个志愿;
8)山东:以“专业(类)+院校”为单位,1个“专业(专业类)+学校”为1个志愿,最多可填96个志愿;
9)天津: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1个院校专业组就是1个志愿,A段最多可填50个志愿,B段最多可填25个志愿。
高考填报志愿的方法:
1、确定志愿填报信息查询渠道
学生们会领取到招生计划专刊、录取资料汇编、招生百问等纸质材料;网络时代,如果习惯于网络查询,各省教育考试院官网、阳光高考网、各高校的官网是可靠的信息来源。江苏省考生利用“江苏招生考试网”查询信息也比较方便,其中首页有一项“大数据中心”,点开后会有专业大数据、高校大数据等信息,十分丰富且有用。各类官网上都可能看到高校招生简章、专业和院校介绍、招生计划等重要的信息。这样的渠道,官方、权威、可信。
2、初选志愿形成细目表
初选志愿,要制作一份细目表。大致操作是这样的:①依据分数排名,圈定可以报考的院校名单。一定要依据排名!分数相对值的参考意义更大,绝对分数每年都是在变化的。②在圈定的高校名单里,分地区(根据距离远近、经济发展水平、心理认可度等进行分类)确定初选地区。③初定院校和专业,至少分三类:冲、稳、保。
3、再选确定拟报院校和专业
针对形成的初选细目表,分类、逐个查询拟报院校和专业,查询院校的招生简章、在本省的招生计划、近三年在本省招生的投档线和分数段、招收专业在本省录取分数的排名,明确院校和专业的招生要求、招生人数,结合自己的体检报告、英语口语等级等,不要误选,造成志愿无效。
高考志愿填报技巧:
一、选择院校
要重点关注办学实力、办学特色、社会评价、录取分数、所在城市等因素,依次选定目标学校,透过院校名称辨析专业内涵。
二、选择专业
要重点关注专业名称、课程设置、师资力量、专业特色及就业前景等,大体判断目标专业学什么、怎么学、是否适合学、学完干什么。
三、同意调剂
建议所有志愿都要同意专业调剂,同意调剂意味着增加了录取的机会。每年高招录取过程中,都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专业志愿没有拉开梯度,没有掌握好专业级差,或全部填报热门、紧俏专业,又不服从调剂,因而落榜。
根据山东高考的规定,考生需要填报7个志愿。具体来说,山东省实行的是平行志愿录取制度,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选择多个志愿并进行优先排序。
填报7个志愿的目的是为了给考生更多的选择和机会,确保他们能够有更好的录取结果。通过填报多个志愿,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成绩,灵活地选择不同的学校和专业,增加录取的可能性。
在填报志愿时,考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综合评价:填报志愿时,考生应综合考虑自己的兴趣、成绩、职业规划等因素,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同时,也可以参考过往年份的录取情况和专业的发展前景,作出更加明智的选择。
合理排序:填报志愿时,考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成绩,合理地对志愿进行排序。一般来说,考生可以将最感兴趣且有较高录取概率的专业放在前面,而将备选专业放在后面,确保自己在录取时有更大的机会进入理想的学校和专业。
注意专业调剂:在填报志愿时,考生还要注意专业调剂的情况。即使第一志愿未被录取,通过学校的专业调剂,仍有可能获得进入其他专业的机会。因此,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考虑自己的可接受范围,并明确表示是否接受调剂。
提前了解政策:填报志愿前,考生还应提前了解山东省的高考政策和录取规则,以便更好地进行志愿填报。可以参考相关的官方网站、招生章程等渠道,了解录取分数线、文化课和综合素质评价的权重比例等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志愿选择。
总之,山东省高考要求考生填报7个志愿,这为考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机会。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综合考虑个人兴趣、职业规划和录取情况,合理排序,并了解相关政策,以便获得更好的录取结果。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给大家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志愿填报资讯,敬请关注育藤网!高考能报多少个志愿 高考能报多少个志愿介绍如下: 每个地区的高考可填报志愿的个数都不同,需要根据当地的政策来决定。对于大部地区来说,高考志愿可以选4至6个学校,然后每一所学校都可以选择6个专业填报,同时还可以选择服从调剂,具体可以报多少个志愿以各省市考试院为准。 高考志愿一般可以填几个 新高考可填志愿个数为112、96、80个。传统高考填报志愿一般可以填报四个或六个目标院校。
高考可以填几个志愿 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一般可以填报3-5个志愿。 具体填报志愿的数量限制可能会因不同省份、不同学校而有所不同,建议考生在填报志愿前查看当地招生政策和规定。如果填报的第一志愿无法被录取,学校会根据考生所填报的其他志愿进行录取,直至全部志愿用完或达到计划招生人数。 在填报志愿前,建议考生仔细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职业发展方向,结合自身条件和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同时,也需
2022山东高考志愿几号填报什么时候截止 山东省高考志愿填报将分为七次进行,分别为6月30日、7月5日至8日、7月14日、7月22日、7月26日、7月26日至28日、8月2日至3日。山东填报高考志愿的时间普通类提前批:第一次填报一个志愿,第二次填报4个顺序志愿:可以填报人群:一段线上可填本科,也可填专科;一段线下只能填专科;6月30日:普通类提前批第一次填报;7月14日:普通类提前批第二次填报
高考可以填几个志愿 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一般可以填报3-5个志愿。 具体填报志愿的数量限制可能会因不同省份、不同学校而有所不同,建议考生在填报志愿前查看当地招生政策和规定。如果填报的第一志愿无法被录取,学校会根据考生所填报的其他志愿进行录取,直至全部志愿用完或达到计划招生人数。 在填报志愿前,建议考生仔细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职业发展方向,结合自身条件和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同时,也需
高考能报多少个志愿 高考能报多少个志愿介绍如下: 每个地区的高考可填报志愿的个数都不同,需要根据当地的政策来决定。对于大部地区来说,高考志愿可以选4至6个学校,然后每一所学校都可以选择6个专业填报,同时还可以选择服从调剂,具体可以报多少个志愿以各省市考试院为准。 高考志愿一般可以填几个 新高考可填志愿个数为112、96、80个。传统高考填报志愿一般可以填报四个或六个目标院校。
高考志愿可以填多少个 高考志愿每一批可以填6个志愿,总共的话可以填20多个志愿的。 高考生可以通过登录招生网站,输入自己的密码,来查看自己的录取情况。 一般情况下,会出现这种几种结果:正在投档、院校在阅、预录取、录取、预退档、自由可投。在这几种结果当中,预录取和录取是最好的结果! 这表明,高考生同学已经被填报的院校顺利考核通过并录取了。如果出现“预退档”或“自由可投”这7个字,那么
2023年高考志愿可以报几个 2023年高考志愿可以报4到6个。 1、高考志愿填写。 高考一共能报6个平行志愿,可以报6个学校,每个学校专业可报6个。平行志愿有三个一,一个是同一批次,一个是一个投档时间段内,再一个是可以填几个并列的院校志愿。平行志愿的投档原则是志愿并列、位次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 2、2023填报志愿的方法。 无论是院校还是专业,都要有坚持冲一冲、稳
高考一个学校可以填几个志愿 一个学校可以填报5个志愿。以下是详细描述: 1、高考报名填报志愿的制度: 针对高考考生,教育部规定每位考生可以填报6个院校志愿,分为A、B、C、D、E、F六个志愿批次。考生根据自身情况和志愿顺序选择院校和专业,按照志愿优先顺序进行录取。 2、为何一个学校可以填报多个志愿: 一个学校可以填报多个志愿的原因是为了尊重考生的个人意愿和权利,提
2023-05-17 16:35:54
2023-05-20 15:07:36
2023-05-14 01:49:16
2023-06-11 08:32:42
2023-05-11 17:21:38
2023-08-01 13:3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