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2 14:08:21 | 育藤网
新
高考改革
的第一大变化就是选科,传统高考以数理化、政史地划分文理科目,考生只能在这两个组合种做出选择,但是新高考改革采取“3+1+2”的选科组合,考生可以在选定物理或者历史的条件下自由选择另外两科,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12种组合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以及擅长科目做搭配。
传统高考录取依据为高考成绩,但是新高考改革则依据高考成绩和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成绩,参考
综合素质评价
情况。
统一高考 成绩:就是指3+1+2的考试成绩,前面3是语文数学外语,后面是考生选择物理或者历史以及其他选考科目。
选考成绩:相当于高考,考试时间初步定在6月份。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评价内部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体育成绩等)、艺术素养(艺术特长发展等)和 社会实践 。
新高考”3+1+2“模式分值计算:
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8省市制定的等级赋分方案五等级一分一档制度,是将考生的卷面成绩的原始分划分为A、B、C、D、E五个等级,各等级所占比例约为15%,35%,35%,13%,2%,最低赋分为30分,最高100分。也就是说,考生即使交白卷,按照名次也有30分的成绩。
举例:
河北强基计划提醒
赋分制度下想要取得高分就需要考生对自己的学科实力有较准确的评估,同时还需要了解各科目难度及选科人数等因素对赋分结果的影响,想要选择考生擅长的又能够被赋予高分的选科组合还需要考生家长们付出一番心思。
2021年实施新高考的8各个省市中福建、江苏、广东、湖南、湖北等5省实施【院校+专业组】,是专业组 平行志愿投档 ;河北、辽宁、重庆等省实施【专业(类)+院校】,是专业平行志愿投档。
院校专业组是指一所院校可设置一个或多个院校专业组,每个院校专业组内可包含数量不等的专业。同一院校专业组内各专业的科目要求须相同。
专业(类)+院校”模式,采取一所院校一个招生专业(类)为一个志愿,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统一录取模式。考生既可以选择不同高校的同一专业,也可以选择同一所高校的不同专业,还可以选择不同专业下的不同高校。
河北强基计划提醒
新高考志愿填报模式意味着考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特长,优先从专业角度选择高校并填报志愿。这样对于考生来说更加的公平,能够拥有更多的选择范围。与现在志愿填报和录取方式相比,主要优势是扩大学生选择权,提高志愿满意度和满足率。但是同时也要求考生对自己的 生涯规划 有明确方向,从选科开始就需要考虑未来的专业及职业发展规划。
新高考改革的另外一个特征就是高校招生途径的改变,目前高校已经形成了强基计划、综合评价、高校专项等多种途径为一体的升学方式。建立了更加丰富、立体的评价体系,同时也为高校选拔人才拓宽了渠道。
河北强基计划提醒:目前,多元录取已经成为高校招生的必然趋势,目前,强基计划、综合评价、高校专项等升学方式都已经成为考生进入名校的重要方式,各位考生和家长也不要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于高考这一条路上,尝试多种升学路径,为进入名校多一些可能。
升学路径虽然扩大,但是考生要对自己的综合实力有准确的定位,有侧重的准备,而且高考成绩依然是高校特招选拔的重要依据,是断然不能忽视的。
新高考改革从政策的层面给予考生更多的选择权力,让有学科特长的考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科目,专业和大学,也给了孩子进入名校创造了更多的机会。与此同时,也给考生家长带来很多问题和挑战!从选科到赋分再到志愿填报,都需要考生家长权衡多方因素综合考量。
1. 更少的上学机会
近年来,残疾儿童的受教育情况一直在改善,尤其是在义务教育阶段。
目前,中国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在特殊教育学校接受特殊教育;二是在附设特教班接受特殊教育;三是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
数据显示,截至 2016 年,视力、听力、智力三类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已超过 90% ;截至 2017 年,义务教育阶段普通学校在校残疾学生超过 30 万人。
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和普通儿童,仍面临机会不平等的问题,即使这一差距在逐年缩小。
相比于义务教育,学前、高中和高等特殊教育发展更是相对滞后。对残疾儿童少年来说,大学校园显得更加遥不可及。
在中国,残疾学生进入高校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单独招考,由高等特殊教育院校单独招收;二是和普通学生一样,参加普通高考。
目前,教育部批准同意 22 所高校面向残障考生采取单独考试、单列计划、单独录取,鼓励高校开设特殊教育专业。 2012 年至 2018 年,全国共有 6.22 万残疾考生进入普通高等院校学习。
可是,即使被高校录取的残疾学生人数在不断增加,但在数以百万计的大学生中不过是沧海一粟。
数据显示,2017 年,被高校录取的残疾人人数仅占全部录取人数的 0.14% 。可根据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中国残疾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 6.39% 。
2. 农村女童的困境
需引起重视的是,在残疾儿童内部,受教育的机会也存在差距。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显示,全国残疾儿童少年中没有解决好义务教育问题的,81% 为农业户口,近 80% 生活在中西部地区。
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截至 2018 年末,我国城镇常住人口 83137 万人,乡村常住人口 56401 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 59.6% ,仍有超过 40% 人口分布在乡村地区。但根据教育部相关统计, 2018 年,我国特殊教育在校学生中,城镇学生数占 76.2% ,农村学生数占 23.8% 。
育藤网
农村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显然低于城镇残疾儿童。
此外,残疾女童受教育机会也远低于残疾男童。
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统计公报数据显示,全国残疾人口中,男性有 4277 万人,占到 51.55% ;女性有 4019 万人,占比为 48.45% 。但根据教育部相关统计,2018 年,特殊教育在校学生数中,男性为 42.4 万人,占比达 63.6% ;女性为 24.2 人,占比为 36.4% 。
另外,残疾人受教育程度的省际差异也十分明显。
据全国残疾人人口基础库相关数据,截至 2017 年末,已办理证件的残疾人中,北京、天津、上海等地接受过高中及中专、大学专科及以上教育的残疾人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而西藏、江苏等地的残疾人文盲所占比例相对较高。
这与各地特殊教育经费投入的差距有很大关系,更深层次的原因依旧是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我们也应该看到,多年来我国发布了多项法规和制度保障残疾儿童的受教育权。
2008 年《残疾人保障法》修订,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在举办残疾人教育机构和资助残疾学生等方面的主体责任。2017 年《残疾人教育条例》修订,明确了残疾人教育应当提高教育质量,积极推进融合教育,优先采取普通教育方式。
据了解,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提出,到2020年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 95% 以上;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保障能力全面增强;特殊教育质量全面提升,特殊教育教师队伍数量充足,特殊教育国家课程教材体系基本建成的目标。
育藤网(https://www.yutenghuanwei.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孩子面临升学, 出国留学的孩子需要怎么准备呢? 如何规划呢?的相关内容。
面临升学的孩子如果考虑出国留学,需要提前进行规划和准备。以下是一些建议,以帮助孩子更好地准备和规划出国留学:高考改革到底从哪一年开始实行? 2014年。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这项改革作出了全面、系统、明确的部署。同时,国家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2014年9月4日正式发布,这也是恢复高考以来最为全面和系统的一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扩展资料: 改革内容: 此轮的改革从考试科目、高校招生录取机制上都做出了重大调整,本轮考试招
山东高考科目顺序表2023年 山东高考科目顺序表2023年介绍如下: 1、6月7日:语文、历史、政治 2、6月8日:数学(文科)、数学(理科) 3、6月9日:物理、化学 4、6月10日:生物、地理 山东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是中国最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以及农业大省。山东是中国重要的经济、文化和教育中心之一,也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而在教育方面,山东省自然有着非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20年高校专项计划招生简章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关于做好2020年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司〔2020〕1号)的文件精神,进一步提高农村学生的入学比例,2020年我校继续开展“高校专项计划”招生工作,招收勤奋好学、成绩优秀的农村户籍学生。 一、招生对象及条件 招生对象:招收边远、贫困、民族等
新高考3+1+2如何选科?各个学科对应能选哪些专业? 新高考有好多省份是用3+1+2的模式就是三大主科是没得选的,然后在物理和历史里面选择一门科目,剩下的4门科目里面任选两门作为自己最终的参加高考的科目组成。 从专业选择的广泛度上来说,是建议大家选择物理,另外那几门科目随便选无所谓了。 这个意义选择物理会有更高的升学选择度,也可以选择物理作为主要科目可以选择专业范围高达90%,因为从
新高考改革后志愿填报和录取有变化吗? 新高考改革后填报志愿会有一些影响。 以往是按照文理分科,分数够了你就可以报,说白了你就只有两种选择。 但是新高考后,你必须提前做出想去哪个学校的计划,否则万一你先选科,但是你选的大学的该专业不符合你的选科。 举个例子,比如你选择的是历史地理和生物,但是你要报考xx大学的计算机系,物理是必须要选择的,那么你如果没选,你即便是过了分数线也是无法报考该专业
关于09年高考平行志愿的改革 我是一名记者,报道每年的高考已有十二年,我把最近的情况跟你讲一下 平行志愿和传统的第一、第二志愿不同,考生可在每个录取批次中,填报若干个平行的学校,投档录取原则也从过去的“志愿优先”变为“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从而大大减少“高分落榜”的现象。 平行志愿的设置形式为普通类各批次均实行平行院校志愿设置,即在每个批次设置了一个平行院校志愿、一个征求平行院校志愿和院
2021年高考改革的平行志愿录取规则是什么? 高考平行志愿录取规则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 各省高考报告都普遍在普通批次选择平行志愿的院校录取方式,这样以“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为原则就最大程度的保证了考生的权益,所谓平行志愿就是按照考生的分数从高到低一个一个按照志愿投档录取,分数越高选择院校的权限范围越大。 1、平行志愿掉档 掉档原因:所有志愿均填写录取分数较高院校;结果每
现在新高考改革的实行,不了解的家长是不是都在咨询高考志愿填报加盟? 2021年新高考改革成为了全民关注的热门话题,尤其是河北、湖南、湖北、重庆、江苏、福建、广东等省份。不但学生比较懵圈,家长们更是满头冒金星,面对这个局面不少家长都选择了社会上的志愿填报机构的志愿卡或是专家一对一服务。 如果家长连什么是“专业(类)+学校”志愿?什么是“强基计划”?拿到分数不知道该怎样选择学校?这些问题都不懂,
2023-08-30 06:22:27
2023-09-01 07:13:17
2024-05-08 19:46:22
2024-04-01 11:13:45
2024-02-08 22:55:05
2023-09-16 09:3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