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2 16:23:32 | 育藤网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武汉大学、西南政法大学。
1、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成立于1950年,前身是创办于1912年的朝阳大学,当时被誉为“中国最优秀之法律院校”,在中国近代法学教育史上享有“北朝阳,南东吴”、“无朝(阳)不成院(法院)”的美誉。
1950年并入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创立的第一所正规、新型的高等法学教育机构,被誉为中国法学教育的“工作母机”和“法学家、法律家的摇篮”,是中国著名的“五院四系”之一。
2、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英文:Law Schoo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是在原法律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刑事司法学院、民商经济法学院、国际法学院共同组成中国政法大学的四个骨干法学院。
现设5个博士专业、5个硕士专业和1个本科专业,下设9个教学科研机构、38个学术研究中心。作为中国公法学和法理学教育研究的重镇,其中法律史学和行政法律科学在国内具有顶尖的学术地位和一流的科研教学水平。
3、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简称“北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入选“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为九校联盟、松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等联盟成员。
4、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简称“清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A类、“985工程”、“211工程”,入选“2011计划”、“珠峰计划”、“强基计划”、“111计划”,为九校联盟(C9)、松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亚洲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清华—剑桥—MIT低碳大学联盟成员。
郑州大学法学院在科研领域表现出色,教师们始终致力于高质量的研究工作。自学院成立以来,他们已经取得了显著的科研成果。据统计,法学院共承担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18项,包括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 12项,还有国际合作项目,以及 省部级社科基金项目 37项,以及63项厅局级项目,累计科研经费达到了130万元。 育藤网
在学术著作方面,法学院硕果累累,出版了263部学术著作,其中 个人专著 89部,而由本院教师担任主编的作品则多达194部。论文发表方面,共发表了1487篇,其中 核心期刊 392篇,显示了学院在学术界的影响力。
科研奖励方面,法学院收获颇丰,赢得了国家级科研奖励1项,省部级科研奖励46项,以及52项厅局级奖励。近五年来,学院的科研活动更为活跃,承担了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8项,省级社科基金项目20项,厅级资助项目超过40个。
在学术出版方面,近五年内法学院出版了70多部学术专著,个人专著达到20余部,论文发表量更是突破600篇。科研奖励方面,他们获得了国家级1项,省部级20多项,以及接近40项厅级奖励,充分展现了学院在学术研究领域的卓越贡献。
郑州大学法学院的前身为司法部和河南省委、省政府于1980年共同组建的郑州大学法律系。1985年,法律系在全国第一批设立了经济法专业,1988年经济法专业独立组建为经济法系。1994年,法律系和经济法系合并组建成为现在的郑州大学法学院。建院以来,国内外高校数以百计的著名专家学者经常到我院讲学和指导工作,在各兄弟院校的大力支持下,使我院得以与恢复后的全国法学教育同步发展,走过了26年的发展里程。
育藤网(https://www.yutenghuanwei.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所授荣誉的相关内容。
自成立以来,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在科研领域取得显著成就。学院共承担纵向科研项目42项,其中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利益冲突及其法律调整》等,获得了总额359.75万元的资助。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有11项,涵盖了重点项目,省部级项目则包括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重点项目等多种类型,以及司法部和北京市项目,显示出其在科研领域的广泛合作与深度参与。
横向研究方面,学院成功完成了80项政府、企事业单位委托及国际官方和学术机构资助的项目,共计获得580万元的资助,这进一步巩固了学院的学术影响力。科研项目的成功支撑,使得民商法学学科在2022年8月荣升为国家重点学科,学院的经济法、知识产权法、环境资源法和民事诉讼法等学科也随之成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在教学质量上,学院的《商法学》在2007年9月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而《民法》和《经济法总论》则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学院已形成了一支在各学科领域具有高水平的专业教学团队,为学生的学术成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在人才培养方面,学院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包括2443名全日制本科生、980名硕士研究生和250名博士研究生。历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显示出其良好的教育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目前,学院在校学生总数为2950人,其中包括1602名本科生、1178名硕士研究生和170名博士研究生,是学校规模最大的学院之一。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是在2002年6月学校院系调整改革中,在整合原有的经济法系、法律系民商法教研室和民事诉讼法教研室、科研系列的环境法团队和原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部分师资的基础上成立的。建院以来,该院恪守 “厚德、明法、格物、致公”的校训,坚持“创一流学科,建一流队伍、出一流成果、育一流人才”的发展目标和“以学生为本、以学术为本”的建院指导思想,端正学风和院风,打造队伍和品牌,推动教学改革和科研创新,培育成果和人才,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
以上就是育藤网为大家带来的全国法学专业最好的大学排名(郑州大学法学院近五年科研成果丰硕,斩获多项奖项和项目?),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文章关注育藤网:www.yutenghuanwei.com长沙理工大学国家专项计划分数线 长沙理工大学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2022年在湖南省最低录取分数分别为,物理类573分,历史类550分。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 1、长沙理工大学国家专项计划历年分数线。 2021年在湖南省最低录取分数为565分。2020年在湖南省最低录取分数为580分。2019年在湖南省最低录取分数为561分。长沙理工大学国家专项计划招生相较于统招来说录取分数线略低
法学专业学什么科目?法学什么专业最好就业?法学类专业是每年报考的热门,其中某些专业的发展前景也很不错。那么,法学专业学什么科目?法学什么专业最好就业?本期五米高考本站就为大家解答这两个问题。一、法学专业学什么科目?法学学科是法学门类5个一级学科中的一份子,包含了法理学、法律法学、经济法学、诉讼法学、民商法学、刑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等二级学科。那么,法学专业学什么科目呢?以下是本站
法学专业学什么科目?法学专业高中选什么科目?法学专业学什么科目?随着法学专业越来越吃香,不少同学在报考时都会十分关注。本期我们就为大家整理法学专业学什么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法学专业高中选什么科目?文科还是理科?3+1+2、3+3需要选哪三科?更多分数线、模考答案、大学排名等高考资讯,我们可以从本文下方的“输入分数看能上的大学”一栏,输入自己的成绩、所在省、选考科目后,一键进入五米高考直接查看
全国最好的法学专业大学-法学五院四系是哪些大学?全国最好的法学专业大学有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吉林大学等。五院四系指的是中国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和北京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武汉大学法学院、吉林大学法学院。一、全国最好的法学专业大学全国最好的法学专业大学有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华东政
国家专项和地方专项有什么区别 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和高校专项计划的区别: 一、录取方式不同 1、国家专项计划和地方专项计划:不需要单独报名和递交其它材料,高考成绩下发后,单独设置志愿填报及录取批次,省招办单独划线,单独录取。 2、高校专项计划:需要在5月5日前在“阳光高考”平台里单独报名,并提交相应的纸质材料,经过该校专家审核后,于6月13-14日到该校参加笔试和面视(有的学校不需
国家专项和地方专项是什么意思 国家有 国家专项计划 、地方专项计划和 高校专项计划 ,三大计划帮助农村学生上好大学。但是,大多数考生和家长分不清楚这三大计划有什么区别,适合报考哪个计划。 这个是2018年的答题,和2019年区别不大,可能就是日期上有区别,现在问今年的也晚了。 本文从实施范围、招生对象、录取方式、录取层次等方面进行全面解读。 总体来说,都是对于特殊人群的照顾,主体是
国家专项和高校专项可以一起报吗? 国家专项和高校专项可以一起报。 可以同时报考的。国家专项和高校专项可以同时报考,但是只能录取一个,这两个专项计划适用于不同人群。 高校专项计划主要针对农村户籍考生;国家专项计划主要针对国家认定的贫困地区考生,但不会限制考生户籍是城市还是农村。有的同学如果符合两个专项的申请条件,可以用不同的方式申请,互不影响。但同时报考后,如果被其中一个计划
贵州考生500分,理科,全省三万五千名左右,有没有可以试着填报的符合国家专项计划的大学 这个应该会有的,请你查看一下招生计划本,谢谢 按照教育部统一安排,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专项计划分为三类: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 (一)国家专项计划 教育部直属高校、部属高校、教育部批准的省外高校及我省贵州大学和相关省直高校将面向全省66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
2023-08-30 06:22:27
2024-04-01 11:13:45
2023-08-30 20:34:01
2024-01-21 11:39:55
2024-03-25 08:41:47
2024-03-02 04:5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