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学介绍 > 正文

郑州大学计划招生1万人,为什么本省超过7000人?

2025-01-07 13:20:53 | 育藤网

办学层次:本科院校类型:综合院校性质:公办
标识代码:4141010459隶属于:河南省教育厅
郑州大学计划招生1万人,为什么本省超过7000人?相关内容,小编在这里做了整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郑州大学计划招生1万人,为什么本省超过7000人?信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郑州大学计划招生1万人,为什么本省超过7000人?

郑州大学计划招生1万人,为什么本省超过7000人?

郑州大学计划招生1万人,为什么本省超过7000人?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因为大学的招生人数是比较多的,特别是有一些985类高校和211类高校,他们的招生人数非常多。但是如果大家仔细一观察,就会发现他们的大多数的招生人数都是集中在本省范围之内并,比如郑州大学计划招生是1万人,但是本省的就有7000多人。

所以说留给省外的生源数量并不是太多,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产生疑问了,为什么分配这么不均匀呢?

其实我觉得这个问题还是比较容易解决的地方,因为现在的大学办学的资金基本上是教育部门分配一部分,地方的政府承担一部分这样的,这就使得很多学校得到了当地的支持,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这些学校也必须在省内扩,这样的话才能够符合当地部门的要求,才能够促进当地招生人数的发展和高考成绩的提升。

其实不光国家正如大学这一所学校,其他的学校也是这样,比如一些985类高校和211类高校,他们虽然平台非常大,号称是的什么什么大学,但是实际上他们在招生的时候都会照顾本省份的学生。这是为什么北京上海的考生要想上好大学的话分数不用太高,只要是正常发挥就可以考一个非常不错的985高校,但是外地的考生要想通过高考上一个985高校的话是难上加难的,特别是山东和河南的考生,他们的难度就更加大了。 育藤网

所以我觉得这也是高考为什么不公平的一个原因,因为每个学校在招生的时候都会优先照顾本省的生源,对于省外的一些生源,他们要的非常少,而且都是一些比较学校的招生人数比较多冷门的学科,所以至于到底是上哪个学科上哪个学校,大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考虑,如果要是本省的学校数量非常多的话,那我建议报考本省的,因为这样的话,自己能够有学上的几率就会比较大。

如果要是省啊你的男就更大更加,那我建议大家报一些比较冷门的专业,这样的话可能性也会大一些,如果大家报的是外省的热门专业,那我觉得可能性会少一些,因为他们毕竟在省外招的人数就不多,如果要是和你有共同竞争的大神,那你的难度就更加大了。

所以我觉得遇到这种事情应该灵活应对,特别是在报考专业方面,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兴趣和自己的省份去报名。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喜欢的朋友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点赞关注,我将会和大家积极互动。

郑州大学计划招生1万人,为什么本省超过7000人?

如果高考分数不够郑州大学的录取分.可能收到通知书吗?

不一定,要看什么专业。当生源不够时会降分录取,关键要看你选的专业,尽量选冷门的,可能性系数大的。由于不知道你到底估多少分,学文学理,所以不好说,你可以补充问题,我再回答。

我是南阳一中的,想必你也听说过。我们学校今年估的一本分为550二本分为515—520,所以你很危险啊 但是郑大既有二本院校,又有三本,甚至一本。要看你选什么专业了!

今年我和你一样,现在也正找学校呢~ 祝你好运

上大学后你们对自己选的专业后悔了吗?

育藤网(https://www.yutenghuanwei.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上大学后你们对自己选的专业后悔了吗?的相关内容。

我学的是临床医学,高三报的时候只是因为我被高中物理折磨了三年,又被高考数学这么了2年(高一数学比较简单),所以我就想学一个不用理科思维只用背书的专业,当然也是贪图医生的地位,现在大三了,虽然这个专业要学的东西非常多,一不留神就会挂科,并且要学五年还要考研,但是我不后悔学这个专业,大一大二的时候我因为要背的太多太枯燥乏味而后悔过,但是各种各样的实习,见习,包括平常的各种动物实验,尸体解剖,实体器官的识别研究,让我感觉这个专业离我生活很近,很有趣,当然,亲戚们知道我学医以后的夸赞和敬佩也让我觉得有面子。唯一后悔的是我高考的分数已经够上一个很好的医科大学或者一个差一点的211了,比如郑州大学江南大学南昌大学之类的,后来因为害怕调档刷到二本,报了一个相对实力弱一点的双非重本,这也许是我唯一的遗憾吧,但我相信只要我努力我一定可以考上985的研究生拜托我第一学历的弱势的

以上就是郑州大学计划招生1万人,为什么本省超过7000人?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育藤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育藤网:www.yutenghuanwei.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郑州大学计划招生1万人,为什么本省超过7000人?”相关推荐
大理大学各省招生计划及招生人数 都招什么专业
大理大学各省招生计划及招生人数 都招什么专业

2022年大理大学各省招生计划及招生人数都招什么专业 2022年大理大学在山西招生计划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招生2人、儿科学专业招生2人,在吉林招生计划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招生2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招生2人。 2022年大理大学在各省招生计划 大理大学简介 大理大学是省州共建的高等院校,其前身是成立于1978年的大理医学院、大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1年两校合并组建成大理

2024-10-11 05:39:42
重庆强基计划招生人数(强基计划各省录取人数)
重庆强基计划招生人数(强基计划各省录取人数)

重庆强基计划招生人数 重庆强基计划招生人数:6000人左右。 强基计划也称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于2020年在有关高校开始实施,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力学、基础医学、育种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 2022年增加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三所高校开展强基计划试点。试点高校将考生高考成绩、

2024-10-18 10:46:49
重庆强基计划招生人数 强基计划各省录取人数
重庆强基计划招生人数 强基计划各省录取人数

重庆强基计划招生人数 重庆强基计划招生人数:6000人左右。 强基计划也称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于2020年在有关高校开始实施,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力学、基础医学、育种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 2022年增加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三所高校开展强基计划试点。试点高校将考生高考成绩、

2024-11-18 19:20:31
强基计划各省录取人数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初审通过率
强基计划各省录取人数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初审通过率

强基计划各省录取人数 1、2021年各省省考报名总人数超537万较2020年同比上涨4.6% 首先从近两年数据来看,2021年各省省考招录总人数达到152,358人,报名人数为5,371,491人,较于2020年招录人数相比,招录人数同比下跌6.3%,减少招录人数10,264人;相较之下,报名人数2021年则是增长近24万人!同比上涨4.6%。 2、21年联考人数有望超出2020年2

2024-10-21 11:52:04
重庆医科大学 为什么重医的二本专业分数却是一本分 甚至超过许多?
重庆医科大学 为什么重医的二本专业分数却是一本分 甚至超过许多?

安徽省二本征集志愿可以填几个学校 安徽二本征集志愿可以填A、B、C、D、E、F、G、H共8个院校志愿。 2023安徽本科征集志愿的院校名单 (1)本科提前批。2023年安徽本科提前批征集志愿补录院校名单有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郑州警察学院、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海南科技职业大学等院校。 (2)本科一批。2023年安徽本科一批征集志愿补录院校名单有成都中

2024-06-26 05:23:31
为什么强基计划招不满
为什么强基计划招不满

2023年强基报名人数 2023年强基报名人数如下: 2023年北京大学以接近4.2万人数排名强基计划报名数的第1位。 强基计划是教育部于2020年推出的一项新项目,其取代了原自主招生项目,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强基计划主要选拔高考成绩优异,或者部分在某个基础领域具有突出才能的学生。符合上述要求的学生可以报考。 要突出基础学

2024-11-06 08:16:12
为什么有的大学专业在本省招生少
为什么有的大学专业在本省招生少

为什么有的大学专业在本省招生少 一些大学的专业在本省招生名额较少,其背后原因多样。首先,这些专业可能属于学校中较为小众的院系,因此在各省的招生名额分配上会相应减少。其次,这也反映了学校对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以确保重点专业的招生数量和质量。这不仅有助于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也有助于提升学校的整体教育质量。 另一方面,学校的招生政策也对招生名额的多少产生影响。例如,某些专业可能需要特定的实验室设

2025-01-02 20:13:29
2023年强基计划招生省份和招生人数是多少
2023年强基计划招生省份和招生人数是多少

2023年强基计划招生省份和招生人数是多少 1.2023年江苏省“强基计划”招生情况:总招生人数为300人,其中文科生占比15.21%,理科生占比84.79%。 2.各省份“强基计划”招生人数:北京550人,河南400人,浙江350人,湖南330人,四川320人,湖北310人,山东300人,江苏300人,广东280人,河北270人,辽宁250人,陕西240人,安徽230人,上海220人,山西

2024-07-20 08:4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