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2 17:39:48 | 育藤网
高考物理是一比较难的科目,除了我们掌握好基础之外,还要掌握一定的解题 方法 和技巧,高考也是一个有技巧性的考试。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考物理计算题偷分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物理计算题偷分技巧
1.计算题如果连基本公式都忘记了,那根本就不用答了,所以考生应该把基本公式还是变换而来的公式都背熟,节省换算时间。
2.描述性的文字要写好,公式的字母要工整,代入数据等要清晰,演算过程要明朗,结果要精确,作图的时候勿潦草。
3.审题中,要全面细致,特别重视题中的关键词和数据,如静止、匀速、恰好达到最大速度、匀加速、初速为零,一定、可能、刚好等,全面分析好情况,可以先在草稿上演算。
4.计算题少不了数学工具的应用,不管是解方程还是极限法,都应该一步步认真计算,以免数值错了,导致第二步的结果也错了(一般题目第二步都会用到前面的计算结果)。
高考物理答题技巧方法
1.高考物理选择题答题技巧
(1)每一选项都要认真研究,选出最佳答案,当某一选项不敢确定时,宁可少选也不错选。
(2)注意题干要求,让你选择的是不正确的、可能的还是一定的。
(3)相信第一判断:凡已做出判断的题目,要做改动时,请十二分小心,只有当你检查时发现第一次判断肯定错了,另一个百分之百是正确答案时,才能做出改动,而当你拿不定主意时千万不要改。特别是对中等程度及偏下的同学这一点尤为重要。
2.高考物理答题时保持平衡心态
心态不平衡还表现在对平时学的知识产生“怀疑”,如:有的同学在刚开始考试时,心态正常,本来选择题做对了,但是,后来由于心态不平衡,在考试结束时,又改错了。所以,有许多同学,平时成绩很好,但大考紧张,难以正常发挥。
3.高考物理答题使用学科专业术语
物理、化学和生物都有各自的学科语言,平时,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形成了学科意识,形成了各学科的科学合理的答题习惯。因此,在考试中,不能用自编的、自造的词语来组织答案,要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和本专业的规范的表达方式。
高考物理易错点汇总
1.大的物体不一定不能看成质点,小的物体不一定能看成质点。
2.平动的物体不一定能看成质点,转动的物体不一定不能看成质点。
3.参考系不一定是不动的,只是假定为不动的物体。
4.选择不同的参考系物体运动情况可能不同,但也可能相同。
5.在时间轴上n秒时指的是n秒末。第n秒指的是一段时间,是第n个1秒。第n秒末和第n+1秒初是同一时刻。
6.忽视位移的矢量性,只强调大小而忽视方向。
7.物体做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不一定等于路程。
8.位移也具有相对性,必须选一个参考系,选不同的参考系时,物体的位移可能不同。
9.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应打出轻重合适的小圆点,如遇到打出的是短横线,应调整一下振针距复写纸的高度,使之增大一点。
10.使用计时器打点时,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稳定后,再释放纸带。
11.释放物体前,应使物体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
12.使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时,应注意把两条白纸带正确穿好,墨粉纸盘夹在两纸带间;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时,应让纸带通过限位孔,压在复写纸下面。
13.“速度”一词是比较含糊的统称,在不同的语境中含义不同,一般指瞬时速率、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平均速率四个概念中的一个,要学会根据上、下文辨明“速度”的含义。平常所说的“速度”多指瞬时速度,列式计算时常用的是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
14.着重理解速度的矢量性。有的同学受初中所理解的速度概念的影响,很难接受速度的方向,其实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而初中所学的“速度”就是现在所学的平均速率。
15.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
16.平均速率不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17.物体的速度大,其加速度不一定大。
18.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
19.物体的速度变化大,其加速度不一定大。
20.加速度的正、负仅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
21.物体的加速度为负值,物体不一定做减速运动。
22.物体的加速度减小时,速度可能增大;加速度增大时,速度可能减小。
23.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
24.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不一定与速度方向相同,也不一定在同一直线上。
25.位移图象不是物体的运动轨迹。 育藤网
26.解题前先搞清两坐标轴各代表什么物理量,不要把位移图象与速度图象混淆。
27.图象是曲线的不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
28.由图象读取某个物理量时,应搞清这个量的大小和方向,特别要注意方向。
29.v-t图上两图线相交的点,不是相遇点,只是在这一时刻相等。
30.人们得出“重的物体下落快”的错误结论主要是由于空气阻力的影响。
31.严格地讲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只受重力作用,在空气阻力影响较小时,可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近似视为自由落体运动。
32.自由落体实验实验记录自由落体轨迹时,对重物的要求是“质量大、体积小”,只强调“质量大”或“体积小”都是不确切的。
33.自由落体运动中,加速度g是已知的,但有时题目中不点明这一点,我们解题时要充分利用这一隐含条件。
34.自由落体运动是无空气阻力的理想情况,实际物体的运动有时受空气阻力的影响过大,这时就不能忽略空气阻力了,如雨滴下落的最后阶段,阻力很大,不能视为自由落体运动。
35.自由落体加速度通常可取9.8m/s2或10m/s2,但并不是不变的,它随纬度和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变化。
36.四个重要比例式都是从自由落体运动开始时,即初速度v0=0是成立条件,如果v0=?0则这四个比例式不成立。
37.匀变速运动的各公式都是矢量式,列方程解题时要注意各物理量的方向。
38.常取初速度v0的方向为正方向,但这并不是一定的,也可取与v0相反的方向为正方向。
39.汽车刹车问题应先判断汽车何时停止运动,不要盲目套用匀减速直线运动公式求解。
40.找准追及问题的临界条件,如位移关系、速度相等等。
41.用速度图象解题时要注意图线相交的点是速度相等的点而不是相遇处。
42.产生弹力的条件之一是两物体相互接触,但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存在弹力。
43.某个物体受到弹力作用,不是由于这个物体的形变产生的,而是由于施加这个弹力的物体的形变产生的。
44.压力或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与物体的重心位置无关。
45.胡克定律公式F=kx中的x是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不是弹簧的总长度,更不是弹簧原长。
46.弹簧弹力的大小等于它一端受力的大小,而不是两端受力之和,更不是两端受力之差。
47.杆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
48.摩擦力的作用效果既可充当阻力,也可充当动力。
49.滑动摩擦力只以μ和N有关,与接触面的大小和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50.各种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无关。
51.静摩擦力具有大小和方向的可变性,在分析有关静摩擦力的问题时容易出错。
52.最大静摩擦力与接触面和正压力有关,静摩擦力与压力无关。
53.画力的图示时要选择合适的标度。
54.实验中的两个细绳套不要太短。
55.检查弹簧测力计指针是否指零。
56.在同一次实验中,使橡皮条伸长时结点的位置一定要相同。
57.使用弹簧测力计拉细绳套时,要使弹簧测力计的弹簧与细绳套在同一直线上,弹簧与木板面平行,避免弹簧与弹簧测力计外壳、弹簧测力计限位卡之间有摩擦。
58.在同一次实验中,画力的图示时选定的标度要相同,并且要恰当使用标度,使力的图示稍大一些。
59.合力不一定大于分力,分力不一定小于合力。
60.三个力的合力最大值是三个力的数值之和,最小值不一定是三个力的数值之差,要先判断能否为零。
高考物理计算题偷分技巧相关 文章 :
★ 高考物理计算题拿高分的技巧
★ 高考物理计算题拿高分技巧
★ 高考物理计算题轻松拿高分的方法有哪些
★ 高考物理计算题答题技巧有哪些
★ 高考物理高分技巧
★ 高考地理偷分技巧
★ 高二物理的答题技巧
★ 高二没时间了怎么提高物理成绩?
★ 高二物理提高成绩的学习方法
育藤网(https://www.yutenghuanwei.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物理解题技巧 提分技巧有哪些的相关内容。
掌握了解题技巧,有利于我们在考试的时候取得更高的分数。下面是高考物理科目的解题技巧,供大家参考。
1.一定要认真审题,从物理题目提供的背景资料中提取相关信息,找到关键词句。审题一定全面仔细。很多考生在审题时直接去看问题,往往忽视了前提。要知道历史都有阶段定位,考生特别要注意把事件或者问题放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根据这个时代的特点来分析和阐述。历史的主观题目在设问的前半部分通常都给出一段情景、一段或几段话、一张或几张地图,对这些内容考生一定要仔细思考,因为这个题目考查的所处历史时期和特点都蕴涵在这些内容之中。
2.解答物理非选择题要求组织语言表述答案。很多考生失分就是因为不会运用学科语言表达。所以考生一定要注意运用特定的规范、格式、学科语言来表述自己的思路。
3.要化综合为单科。现在的跨学科试题多数是拼盘结构,针对生产、生活中的一个问题,给出一段背景资料,分几个小问来提问,不要害怕这样的题目。
4.物理计算题需要注意的两点。第一,高考改卷是分步给分的,要严格按照答题步骤一步步来。很多考生一上来就写公式,甚至一开始就代入数字计算,如果错了,一分也得不到。正确的解题步骤是:先写出简要的文字说明,再列公式,然后进行必要的文字运算,最后才往里代数字。第二,考生自己引入的符号应该加以必要的说明,说明它代表哪个物理量。
一、必要的文字说明
必要的文字说明的目的是,答题时应该说些
1.说明研究对象(个体或系统);
2.画出受力分析图、电路图、光路图或运动过程的示意图;
3.说明物理过程和答题依据;
4.说明所设字母的物理意义;
5.说明规定的正方向、零势点(面);
6.说明题目中的隐含条件、临界条件;
7.说明所列方程的依据、名称及对应的物理过程或物理状态;
8.说明所求结果的物理意义(有时需要讨论分析)。
二、必要的方程式(基本公式)
1.写出的方程式必须是基本公式,不能以变形的结果式代替方程式;
2.要用字母表达方程,不要用掺有数字的方程,不要方程套方程;
3.要用原始方程组联立求解,不要用连等式,不断地“续”进一些内容;
4.有多个方程式的,应分布列式(分步得分),不要合写一式,对各公式最好能编号;
三、重要的演算过程及明确的结果
1.演算时一般先进行字母运算,再进行数字运算,最后代入数据并写出结果;
2.数据的书写要用科学记数法;
3.计算结果的有效数字的位数应根据题意确定,取两位或三位即可,如有特殊要求,应按要求选定;
4.计算结果是数据的要带单位,最好不要以无理数或分数作为计算结果(文字式的系数可以),是字母符号的不用带单位。
以上就是高考物理解题技巧 提分技巧有哪些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育藤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育藤网:www.yutenghuanwei.com2022年高考物理答题技巧有哪些 有很多的同学是非常的想知道物理答题技巧有哪些,我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物理答题方法 (1)审题:对于高考物理解答题,首先要仔细读题,弄清题意。对题目中的信息进行搜索、提取、加工,在物理审题中,要全面细致,重视题中的关键词和数据,还常常要通过画草图展示物理情景来帮助理解题意,保证审题的准确性。否则,高考物理审题一旦方向偏了,只
高考物理怎样考90分有哪些提分技巧 要在高考物理中取得90分以上的高分,考生需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规划,系统性地复习,并与教师保持良好的沟通,以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以下是具体的提分技巧: 1.重视基础概念的学习。理解并熟记物理基础概念至关重要,因为高考物理题目往往是对这些基础概念的变相应用。考生应将所有物理概念串联起来,形成一个知识体系,并采取理解性记忆而非机械记忆。 2.题型归类复习。考
高考志愿填报有哪些技巧和方法呢? 高考志愿填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对于考生的未来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在填报志愿时,考生需要格外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确定自己的定位和目标。在填报志愿之前,考生需要先明确自己的定位和目标,包括自己的兴趣爱好、专业方向、职业规划等。只有明确了自己的定位和目标,才能更加科学地填报志愿,避免盲目跟风。 2.充分了解自己所填报的学校和专业。在填报志愿时,考
高考志愿填报有哪些技巧 高考结束后,分数和志愿都是重要的考虑因素,但其重要性可能因个人情况而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相关观点: 1.分数的重要性:高考成绩通常是大学录取的重要依据之一。优秀的成绩可以为你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包括进入知名的高校和优质专业。高分还可能带来奖学金或其他教育机会,为你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志愿的重要性:志愿填报决定了你未来大学阶段的学习环境和专业方向。选择适
高考志愿填报有什么技巧? 高考志愿填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决定了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方向。在填报志愿时,需要格外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了解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和学校,需要先了解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考虑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提高学习的动力和效果。 2.知道不同学校的特点和专业设置:不同学校有不同的办学特点和专业设置,了解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选
高考如何报考志愿技巧 高考报考志愿技巧有位次法、线差法、位次修正。 1、位次法 位次法也叫排名法,是指按照考生的高考成绩分科类,按排名或位次来选择填报志愿的方法。如果考生的排名等于或高于所选院校或专业前几年录取考生的排名,则报该院校才有录取机会。填报志愿按照位次法,得出的结果比较具有参考价值。 2、线差法 线差法的“线”是指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也叫省控线。如一本线、二本
高考志愿填报详细步骤是什么? 网上高考志愿填报详细步骤如下: 1、登录指定网页。 2、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3、阅读考生须知。 4、修改初始密码。 5、选择批次填报志愿。 6、检查核对。 7、保存志愿信息。 填报方法与技巧如下: 1、专业和学校,权衡选择好。 不管专业还和学校,都很重要。专业决定你的未来就业方向,而学校的所处位置,资源量和学校的名
填报高考志愿有什么技巧? 填报高考志愿是每个考生都要经历的一个环节,是考生考上心仪大学的关键。填报志愿的过程中,考生需要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个人优势、学科能力、未来规划等多个因素。以下是填报高考志愿的5个总体思路和注意事项,分条详细罗列。 1.总体思路 1.1.个性化思路。每个考生都是独一无二的,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个人优势和未来规划,制定个性化的填报志愿方案。 1.2.优势思路。考
2024-01-19 13:16:21
2024-12-15 16:15:09
2024-11-28 08:44:40
2024-01-24 20:08:54
2024-01-13 22:32:39
2024-01-12 10:23:39